一、 两种认知模式与对实相的认识 威尔伯认为人类对意识的认知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二元论的模式 , 表现为符号的概念的逻辑的,一种是亲证(intimate)模式,其为一种纯粹的认知,没有内容与维度,认知的主客体是一体并在同一过程之中 [ 4 ] 。大体来说西方哲学是二元论哲学,其将万物分割为主观和客观、真理与谬误、善良与邪恶、现象与本质等等,而随着近代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则在瓦解着二元论的根基,为第二种认知模式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论证,其认为二元论的观察体系难以观察到自身正在观察,也就是说观者本身不能成为被观的对象。在东方,两种认知模式依然存在,比如其在道教中体现为 " 名 " 与 " 道 ",在大乘佛教中两种模式体现在 " 识 " 与 " 智 " 的区分,在 " 识 " 中存在观者和被观者,而在 " 智 " 中观者与被观者是一体的。 实相是一个意识阶层,这是威尔伯的另一个主要观点 [ 4 ] 。其认为单靠非二元论的模式就足以认识实相,这种模式处理的内容并非想法或符号,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致的实相本身。实相只有一个,其从非二元的意识阶层中揭示出来,也就是被称为 " 心灵阶层 " 的带区。其认为 " 心灵阶层 " 本身就是实相。 那么意识是如何来描述实相的呢?威尔伯认为有两种符号化的论述方式:第一种当时是线性的、单维的、分析的、逻辑的方法,比如科学研究、学术论文、哲学著作等等。第二种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想象,其是一种绘画式的,多维的方式,比如在艺术、神话、梦中的表现。但是这两种方式只能部分的表现实相,正如禅宗的标月之指一样。而在 " 心灵阶层 " 中则存在三种不同的方法 [ 5 ] : 其一,类推的方法,通过 " 实相是什么 " 来描述,运用肯定的有限的描述。比如佛教中的譬喻即是运用这一方法,不过其始终伴随着想象的方式,如造像、绘画、曼荼罗、意象等等。在佛教理论方面,其认为大乘佛教经常将这单一的实相描述为 " 万法唯心 " 或 " 一念 ",比如《楞伽经》中佛对大慧关于第一义的言说,《华严经》中 " 心如工画师 " 的诗意描述,《大乘起信论》中关于心真如的论述等等。华严宗把实相通过法界来描述,威尔伯认为关于法界互涉互入的教义代表了人类将实相的非二元体验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最高尝试。 其二为否定的方法,通过彻底的否定来描述实相。比如大乘佛教中观派即是运用这一方式来描述 " 空 "。威尔伯论述道,中观派在驳倒对手时首先论证任一有关实相的命题都必然会落入四种类型:存在、非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不存在也非不存在。但是其中的任一描述必然自相矛盾,中观派并不坚称绝对实相不存在,其只是指出没有任何一种想法可以适用于实相本身,进一步来说,通过否定得到的空既非一无所有,也非虚无主义,而是还没有用概念切割开来的实相。 其三为指令(injunction)的方法,告知如何做才能达到实相。威尔伯认为当实相被佛教称为 " 法 " 时,也就意味着佛教的 " 方法 " 有关抵达实相的指示。其进一步说到,实相在其用文字表达的范围内,必然有一系列唤醒非二元认知模式的指令才能直接体验到实相。其实这一方法指称的是佛教的实践,在对实相的体认时,是穿越二元对立与概念分别的,这一方法可以在佛教各种传统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