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塔塔罗网

标题: 2006十大假新闻评选:“大四女孩当上副总裁” [打印本页]

作者: 巴巴爸爸    时间: 2007-1-3 20:32
标题: 2006十大假新闻评选:“大四女孩当上副总裁”
<p><strong>  2006又是一个假新闻的“丰收年”</strong></p><p>  如今,假新闻满天飞,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一年一度的“十大假新闻”还没有评出来,但可以肯定2006年又是假新闻“丰收年”。</p><p>  假新闻对普通读者倒还关系不大,最多一笑了之,可编发假新闻的编辑记者就麻烦了,搞不好就要受批评、扣奖金,甚至被炒鱿鱼。最重要的是,假新闻扰乱社会,破坏和谐,混淆是非,危害颇大,不容小视。那么,该怎样识别假新闻呢?其实,这事说难也不难,毕竟,凡事都有规律,假新闻也有端倪可见,有破绽可寻,只要眼疾手快,不难揭穿它的画皮,拿住它的七寸,这里需要的是耐下心来“望闻问切”。</p><p>  譬如说,收到内容特别“惊人”的新闻,您就得小心又小心。前不久,一家报纸登出一条假新闻“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后被多家报纸转载,引起轰动。这条新闻把中国当代文学一笔抹杀,全盘否定,果然是“惊人之语”,几天之内,讨论这条新闻的稿件多如雪花,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当代文学垃圾”和“汉学家”两个关键词,居然能找到21万个网页,影响之广,可见一斑。可是没过几天,就被证实,这又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假新闻!人家顾彬根本没说过这个话,而是作者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产物,结果报纸编辑头脑一发热,就成了这条假新闻的“助产士”。</p><p>  看到“可读性”特别强的稿子您须谨慎再谨慎。就说那条“大四的女孩当上了副总裁”的新闻,一看题目就不禁让人眼睛一亮,再细看内容,更是“当惊世界殊”,嚯,一位北京师范大学四年级女生,已经拥有100多项发明,其中有3项获国家专利,拥有计算机界著名的编程比赛ACM的亚洲区总决赛银牌,是世界顶尖的机构ACM主席团里的第一个中国人,尚未毕业就已经被一家跨国公司聘任为亚洲副总裁,年薪不低于50万元。它特长咱们的志气,特灭老外的威风,自然也特别合编辑胃口,所以编得快,审得快,发得快,自然,露馅也快,未几,便被揭露是一条假新闻。</p><p>  遇到特别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您就得格外留神。今年夏天,广州某报发表一条“街头出现注水西瓜,瓜贩给西瓜注射激素”的新闻,不仅致使广州街头大批西瓜滞销,而且还导致香港拒收大批内地西瓜。后来真相大白,原来是一个兼职记者吃饭时听旁人议论注水西瓜的事,也不经调查落实,就回去匆匆忙忙编出了这条假新闻,虚构了大量事实。他倒是写痛快了,还捞了不少稿费,瓜农却损失惨重,多达几千万元。</p><p>  推而广之,若是碰到特别令人“自豪”,特别动人,格外巧合,荒诞不经,匪夷所思,令人作呕,具有“人咬狗”特点的奇人异事,当编辑的尤须冷静再冷静,细心再细心。先不要拍案叫绝,更不要急着“首发”,想着“轰动”,盼着得奖,而应牢记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的信条,学学胡适的学问之道——“在不疑处有疑”,先来他个“有假推定”,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务必核实真伪,搞清来龙去脉,证据不足,宁可“割爱”。总之,如果编辑记者们都能少一点哗众取宠之心,多几分实事求是之意,那假新闻要想出笼作怪,编辑记者想上当受骗,还真非易事。</p><p>  白乐天诗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笔者虽非权威报人资深编辑,也不懂新闻学编辑术,但作为一个热心读者,假新闻看多了,也会“久病成医”,也能发现其中门道,琢磨出其中特点。小有心得,不敢藏私,不揣浅陋,愿效野人献曝,就教于各位方家。</p>
作者: fanglei07    时间: 2008-1-2 11:28
哈哈!好搞笑啊




欢迎光临 中塔塔罗网 (http://www.x.chinataro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