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古罗马的历法是10个月,后来计算了太阳周期后,把改为12个月,所以又加了两个月,公元前46年,儒略·恺撒制定儒略历(现代公历的前身)计算了回归年,设置了四年一闰,又把新加的两个月移到月初(实际上罗马人还是习惯把包含春分的三月当作第一个月)。恺撒大帝被刺之后,为了纪念他出生的月份,七月被改成了儒略(Julius)。渥大维继任后,把自己出生的八月改成奥古斯都(Augustus)并增加了一天,后面的9,10,11,12月顺次大小月互换,再把用来执行死刑的二月又抽去了一天(二月本来就少一天)。儒略平均一年是365.25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长0.0078日,400年要多出3.12日。公元325年基督教定的春分为3月21日的规矩,提早到了3月11日。1500年后由于误差较大,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进行改善与修订,把1582年的10月5日到10月14日的十天划去,并设置四百年中减少三个闰年(也就是不能被四百整除的百年不置闰),变为格里历(Gregorian calendar),即沿用至今的世界通用的公历。
欢迎光临 中塔塔罗网 (http://www.x.chinatarot.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